个人资料

头像

姓名: 李茂月

学位: 工学博士

毕业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邮件: myli@hrbust.edu.cn

办公地点: 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52号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区1号楼

电话: 0451-86390583

出生年月: 1981-06-30

学科: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相关教师

个人简历

   李茂月,198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理工英才计划”杰青人才,加拿大Alberta大学访问学者。先后多次获得校“优秀主讲教师”、“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光学精密工程等数个SCI/EI期刊的审稿专家。目前,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才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重要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教材3部,副主编教材1部。

教育经历

      2000.09–2004.07 南京林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学士

  2004.09–2007.07 长安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研究生/硕士

  2008.03–2012.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博士

  2012.12-2016.06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科,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7.07-2009.07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助教

  2009.07-2013.09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讲师

  2012.09-至今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硕导

  2013.10-2020.06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副教授,硕导

  2013.10-2013.12 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汽车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9.04-2020.04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

  2020.07–2020.08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副教授,博导

  2020.09–至今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

从事精密件的型面及缺陷光学检测技术、汽车自动驾驶环境感知与智能决策控制技术、数控智能加工技术、开放式数控系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承担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型结构光栅检测的薄壁叶片三维形貌在机重构机理及智能加工基础研究,2020.1-2023.12,主持完成.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整体叶轮铣削颤振在线预测和抑制的关键技术研究,2013.1-2015.12,主持完成.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基于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智能切削加工技术基础及应用,2018.1-2022.12,第2参与人.

[4]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基于微型结构光的多源反射薄壁件形貌在机自适应检测技术,2022.7-2025.7,主持在研.

[5]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刀具动态铣削特性的叶轮表面形貌建模及质量增效技术研究,2016.7-2019.7,主持完成.

[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直纹面薄壁曲面铣削颤振在线抑制的相关技术研究,2013.6-2016.6,主持完成.

[7]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项目,基于铣削动力学的难检测薄壁件加工形貌仿真及精度控制技术,2016.12-2019.12,主持完成.

[8]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难加工薄壁类叶片五轴铣削表面形貌质量动态优化及控制,2017.1-2019.6,主持完成.

[9] 哈尔滨理工大学“理工英才”计划基础研究项目, 基于微型光栅的扭曲叶片三维形貌重构机理及自动测量技术研究,2019.1-2021.12,主持完成.

[10] 哈尔滨理工大学“理工英才”计划杰青人才项目,基于机器视觉辅助的航发叶片智能加工基础研究,2020.1-2021.12,主持完成.


教学工作

      本科生:汽车理论、自动驾驶技术、汽车零件数控加工技术、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 

  硕士生:智能汽车设计与控制技术。

      博士生:一体化数控加工及制造智能化技术。


招生信息

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4-5名。


专利成果

(1); 卢新元; 吕虹毓; 王飞 ; 基于结构光测量航空叶片在机检测装置及点云获取方法, 2024-02-06, 中国, ZL 2021 1 1553620.4.

(2); 张明垒; 王飞; 刘立飞 ; 一种基于CCD相机的球头铣刀检测装置及铣刀检测方法, 2023-12-26, 中国, ZL 2021 1 1534971.0.

(3); 闫亚男; 杨腾辉; 许圣博 ; 室内三维重建信息采集装置及装置摄像头位置获取方法, 2023-10-10, 中国, ZL 2021 1 1562884.6.

(4); 郝鹏举; 闫亚男; 杨腾辉 ; 一种基于实时语义分割的室内救援车及图像语义分割方法,2023-08-25, 中国, ZL 2021 1 1528155.9.

(5); 李文忠; 许勇浩 ; 一种防晃动高精度光栅投影式物体表面形貌测量装置, 2020-03-27, 中国, ZL 2018 1 0493592.3.

(6); 姜志鹏; 刘献礼; 石垒; 张安山; 用于多轴联动机床型面铣削通用测力夹具及其夹紧方法,2016-08-31, 中国, ZL 2013 1 0278944.0.

(7); 刘献礼; 徐雳; 贾冬开; 王飞; 鲁翠明 ; 具有可测铣削力的整体叶轮五轴侧铣专用夹具,2015-07-22, 中国, ZL 2013 1 0158759.8.


出版著作

[1]《开放式智能数控系统》,韩振宇,李茂月 (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11.

[2]《机械零件非接触式测量技术》,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23.10.

[3]《车辆CarSim仿真与应用实例》,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20.10.

[4]《数控机床运动控制及应用实例》,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4.

[5]《机床数控技术》(第2版),副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5.


发表论文

[1]李茂月, 马康盛, 许勇浩. 基于单目结构光的形貌测量误差补偿方法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20, 41(05): 19-31.

[2]李茂月, 马康盛, 王飞. 基于结构光在机测量的叶片点云预处理方法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20, 41(08): 55-66.

[3]Li Maoyue, Xu Yonghao, Chen Zengtao, et al. Two-dimensional high-precision non-contact automatic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image corner coordinates[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C-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21, 235(21): 5814-5832.

[4]李茂月, 肖桂风, 蔡东辰. 单目结构光测量中参数自适应标定方法[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08): 361-373.

[5]李茂月, 刘硕, 田帅. 薄壁件铣削加工颤振的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2, 52(02): 425-432.

[6]李茂月, 刘泽隆, 赵伟翔. 面结构光在机检测的叶片反光抑制技术[J]. 中国光学, 2022, 15(03): 464-475.

[7]李茂月, 赵伟翔, 马康盛. 结构光检测点云精简与重构参数自动调节方法[J]. 仪器仪表学报, 2022, 43(08): 122-130.

[8]李茂月, 田帅, 刘硕. 基于结构光在机测量的变形薄壁件点云配准方法[J]. 光电子激光, 2022, 33(11): 1148-1157.

[9]吕虹毓, 李茂月通讯作者, 蔡东辰. 光栅投影在机三维形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光学中英文, 2023, 16(03): 500-513.

[10]李茂月, 蔡东辰, 赵伟翔. 航空叶片形貌高精度结构光扫描视点规划[J]. 中国光学中英文, 2023, 16(04): 802-815.

[11]李茂月, 张明垒, 吕虹毓. 基于虚拟视野的结构光条纹投影像素精准映射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 2023, 44(08): 63-73.

[12]刘泽隆,李茂月通讯作者,卢新元,张明垒. 高动态范围条纹结构光在机检测技术及应用进展[J]. 中国光学中英文, 2024, 17(01): 1-18.

荣誉称号

中国图学学会智能工厂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23年度优秀审稿专家。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主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