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头像

姓名: 郑国旭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哈尔滨理工大学

邮件: shandian2008.ok@163.com

办公地点: 新主楼E1517

电话: 13945101420

出生年月: 1987-05-05

学科: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相关教师

个人简历

郑国旭,副教授,工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1、模拟IC设计 2、半导体储能器件 3、半导体传感器。主持并完成新能源企业横向课题1项、参与并结题中央军委装备项目管理中心项目1项、主持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结题国家煤焦碳石墨烯检测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主持并结题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



教育经历

教育经历:

l2016-092020-09,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研究生

l2010-092013-04, 哈尔滨理工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硕士研究生

l2006-092010-07,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


工作经历

l2022-12至今,哈尔滨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系,副教授

l2020-092022-12,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系,讲师

l2015-092020-09,哈尔滨理工大学,理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讲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1、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2、半导体储能器件 3、半导体传感器


承担项目

1、参与并结题中央军委装备项目管理中心项目1

2、主持省自然基金项目1

3、主持并结题国家煤焦碳石墨烯检测重点实验室项目1

4、主持并结题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项目1


教学工作

主要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授课,每年承担《集成电路工艺原理》、《版图设计》、《半导体物理》等多门本科生专业课程和多门实践课程。积极参与专业课程《集成电路工艺原理》线上线下教学金课建设工作,同时以《电子技术》、《半导体器件物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为背景,结合专业和集成电路工程学科优势,组建创新型大学生实践开放型实验室,指导本科生参与各类竞赛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兴趣,推动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创业成果不断涌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本科生、研究生积极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竞赛。其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互联网+省级银奖、省级一等奖4项、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通过参与各类竞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累计40余人,其中2018年荣获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称号。

积极推进本科生大创计划,助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目前作为指导教师已完成国家级大创项目2项,完成省级大创项目2项,大创项目结题均为优秀。通过大创项目,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科院2SCI论文5篇,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科研创新能力,为后续科研深造做好准备。


招生信息

硕士研究生(每年3名)

欢迎对新型半导体领域和模拟集成电路领域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团队。


专利成果

1、一种3DPC/Co/CoO锂电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2020年,授权发明专利,排名:1/5

2、一种氧化锌/四氧化三钴/碳锂电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2020年,授权发明专利,排名:1/6


出版著作

发表论文

代表性论文:

1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and contact interfaces of cobalt MOFs-derived carbon matrix composite electrode materials on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Energy》,排名:第一作者/通信作者 Top期刊 SCI 中科院一区

2Zn-MOFs derived porous carbon nanofiber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SURFACE&COATINGS TECHNOLOGY》 排名:第一作者/通信作者 Top期刊 SCI 中科院一区

3、Construction of Zinc MOFs-Derived Carbon-Based Zn-Co Oxides Porous Nanocag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Electrode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ENERGY & FUELS》2023-05-07 

排名:第一作者/通信作者 SCI 中科院二区

4、MOF seeding strategy for the fabrication of multi-metal oxide anode with enhanced cycling stabilization

VACUUM》2023-05-18 排名:第一作者/通信作者 SCI 中科院二区

5、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rumpled Ni-Co TMO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ELECTROANALYSIS2023-03-03 排名:第一作者/通信作者 SCI 中科院二区

6、Study on energy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assembly Zn-Co-oxide microspheres composite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2023-08-22 排名:第一作者/通信作者 SCI 中科院三区

7、Fe-based frameworks in situ derived 3D Ni-Co-Fe nanocage TMO anode for LIB batteries 

IONICS》2022-10-31 排名:第一作者/通信作者 SCI 中科院三区



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