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头像

姓名: 孙明晓

学位: 工学博士

毕业院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

邮件: sunmingxiao@hrbust.edu.cn

办公地点: 哈尔滨理工大学新主楼E1414

电话: 18945057818

出生年月: 1986-01-17 00:00:00.0

学科: 机器人工程系

相关教师

个人简历

孙明晓(1986.01-),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人,工学博士,中共党员、副教授,机器人工程系主任兼教工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人系统自动驾驶与集群编队、特种机器人自主感知与智能检测、舰船运动控制与规划决策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年拔尖创新人才项目、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技术开发项目、江苏省无锡中铁博士后实践基地资助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青年专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10余项教研项目;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检索论文4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实现专利成果转化8项。

正在主讲或曾讲授本科/研究生专业课程10门,指导毕业及在读研究生24人,人均获2项高水平成果,人均获2次学业奖学金/荣誉称号,均就职于头部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或继续读博。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黑龙江省自动化学会会员、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会员、理工英才青年教师计划、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以及7SCI期刊审稿人。

教育经历

2006.09-2010.06,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士

2012.09-2013.06,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2013.09-2018.04,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

2021.11-至今,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流动站,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10.06-2012.09,哈工大博实自动化有限公司电控设计部,电控设计工程师

2018.04-2019.04,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技系,讲师

2019.04-2021.08,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机器人工程系,系副主任兼教工党支部书记

2019.06-至今,  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硕士生导师

2020.09-至今,  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机器人工程系,副教授

2021.08-至今,   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机器人工程系,系主任兼教工党支部书记

2023.06-至今,  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相关研究集中于以下两方面:

(1) 无人系统与特种机器人研究:包括自主智能无人系统集群编队、海洋工程机械臂吊载减摆控制、无人系统收放控制与感知决策、基于ROS的多无人系统协同与调度研究、基于视觉/雷达/IMU的无人车/无人机感知规划决策等;

(2) 舰船特辅海工设备研究:包括无人艇/无人潜航器自动驾驶技术、运动控制机理与关键技术、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力学精准检测与直接反馈、多鳍协同与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算法研究与控制系统设计等。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向:

[1] 智能运动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

[2] 无人系统/机器人控制算法与规划决策;

[3] 机器视觉感知与控制应用;

[4] 集群无人系统数字孪生技术与应用;

[5] 3D视觉/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融合算法与应用。

承担项目

1. 主持纵向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动态升力精准约束阈值的减摇鳍直接反馈与分配优化控制研究51909049”30万元,2020-2022,负责人;

[2]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广义干扰下船用鳍动态力矩变化规律与自适应协同柔顺控制研究LH2020E094”10万元,2020-2023,负责人;

[3] 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新型旋转式船用减摇装置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LBH-Z22197”10万元,2022-2024,负责人;

[4]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大型船舶多水翼姿态运动控制与关键技术研究UNPYSCT-2020190”10万元,2020-2023,负责人;

[5]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机器人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校企协同育人实践研究201902155017”10万元等值软硬件设备,2020-2021,负责人;

[6]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基于动态升力在线检测的新型减摇鳍控制系统研究与仿真实验验证LGYC2018JC011”5万元,2019-2021,负责人;

[7] 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青年专项: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创新实践中心建设研究GJD1318012”2万元,2019-2021,负责人;

[8]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项目:基于交叉融合+学生中心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102658003”5万元,2021-2023,负责人;

[9]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器人工程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SJGY20210391”5万元,2021-2023,负责人。

2. 主持横向课题

2010-2012年,在哈工大博实公司电控部担任设计工程师期间,为中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北京分公司、泰国TPC公司、兰州石化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华锦股份有限公司等设计化工后处理生产线电控子系统11套,并于黑龙江、内蒙古、山东、辽宁、天津多地现场调试项目5项。

2018年入职哈尔滨理工大学后主持主要横向如下:

[1]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技术开发(委托)项目:面向阵型自持的UUV集群任务重构模型开发51.65万元,2023.11.05-2023.11.25,负责人;

[2] 深圳立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转让(专利权)项目:一种融合颜色和尺度特征的ORB图像匹配方法2023230001001511”3万元,2023.08.22-2024.08.22,负责人;

[3] 上海同潼商务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技术转让(专利权)项目: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无人船航速自适应路径规划方法3万元,2023.11.07-2024.11.06,负责人;

[4] 上海同潼商务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技术转让(专利权)项目:基于人工势场栅格法的无人潜器三维路径规划方法3万元,2023.11.07-2024.11.06,负责人;

[5] 上海同潼商务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技术转让(专利权)项目: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无人船路径规划方法3万元,2023.11.07-2024.11.06,负责人;

[6] 上海同潼商务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技术转让(专利权)项目:一种水面无人艇动态规划方法3万元,2023.11.07-2024.11.06,负责人;

[7] 上海同潼商务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技术转让(专利权)项目:一种水面无人艇轨迹跟踪控制方法3万元,2023.11.07-2024.11.06,负责人;

[8] 深圳万知达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转让(专利申请权)项目:一种适用于低线束3D激光雷达的动态障碍物去除方法2024230001000168”3万元,2024.01.02-2025.01.01,负责人;

[9] 深圳立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转让(专利权)项目:一种考虑绳长时变的船用起重机动力学建模方法3万元,2024.03.19-2025.03.18,负责人。

教学工作

主讲本科课程:机器人专业导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创新创业基础嵌入式系统技术 “计算机控制技术 “创新工程实践

主讲研究生课程:嵌入式系统与接口技术论文写作控制学科交叉前沿现代检测技术

招生信息

博士/硕士招生学科情况:

博士研究生:仪器科学与技术,每年预计招收1名;

硕士研究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工程等二级学科的学硕专硕均可,每年预计招收4-5名。

本团队指导在读研究生近30人,已毕业研究生19人;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10人获得科技先进个人称号,人均获2次学业奖学金/荣誉称号,人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投稿高水平期刊论文1篇。

12人入围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985/211高校博士申报资格;毕业研究生就职于高校、电力、新能源、通信、烟草等事业单位以及上海地平线自动驾驶、北京毫末智行自动驾驶、中航安庆集团、合肥仁洁智能新能源、苏州盛科通信、上海擎朗智能、北京兴唐通信科技、西安盛弘、苏州汇川、深圳比亚迪、深圳海能达、哈尔滨思哲睿智能机器人等头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

在本实验室,导师团队将提供充足的指导和帮助,助力科研和职业道路上茁壮成长,实现科研目标和职业规划。期待自强不息、团结互助的有志青年加入我们!欢迎对控制、仪器学科感兴趣且成绩优秀的本科、硕士毕业生报考。拟申请的同学请将简历、成绩单及个人成果等材料发至sunmingxiao@hrbust.edu.cn

专利成果

[1] 第一发明人一种解决实际升力受限的减摇鳍控制器专利号:ZL201810455464.X.

[2] 第一发明人一种减摇鳍液压伺服模拟实验台的反步自适应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1910347969.9.

[3] 第一发明人一种船用减摇鳍的鳍体实时自动避障方法专利号:ZL202011283962.4.

[4] 第一发明人一种主动控制恒张力的三连杆式船用自抓放机械臂装置专利号:ZL202011243396.4.

[5] 第一发明人一种基于阻抗控制的船用主动减摆机械臂专利号:ZL202110311537.X.

[6] 第一发明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无人船路径规划方法专利号:ZL202110408405.9.

[7] 第一发明人一种水面无人艇动态规划方法专利号:ZL202110751457.6.

[8] 第一发明人一种船用舵鳍联合减摇控制系统专利号:ZL202110755037.5.

[9] 第一发明人一种改进LQR的船用起重机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2110773970.5.

[10] 第一发明人一种船用Magnus减摇装置粗糙度优化系统专利号:ZL202110862922.3.

[11] 第一发明人一种考虑绳长变化的船用吊艇系统减摆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2110890976.0.

[12] 第一发明人一种考虑尾涡影响的减摇鳍升力耦合系数计算方法专利号:ZL202110923981.7.

[13] 第一发明人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船用鳍主动柔顺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2111212870.1.

[14] 第一发明人一种考虑绳长时变的船用起重机建模方法专利号:ZL202111132904.6.

[15] 第一发明人一种基于自适应滑模变结构的船用起重机减摆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2111577126.1.

[16] 第一发明人一种升沉补偿的三自由度船载稳定平台专利号:ZL202210622957.4.

[17] 第一发明人一种基于微元法的船用减摇旋柱实时升力仿真平台专利号:ZL202211115771.6.

[18] 第一发明人一种舵鳍系统的预测自抗扰减摇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2210621013.5.

[19] 第一发明人一种船用减摇鳍有效投影面积的计算方法专利号:ZL202110787810.6.

[20] 第一发明人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无人船航速自适应路径规划方法专利号:ZL202210543801.7.

[21] 第一发明人一种水面无人艇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2210189745.1.

[22] 第一发明人一种融合颜色和尺度特征的ORB图像匹配方法专利号:ZL202210957903.3.

[23] 第一发明人基于人工势场栅格法的无人潜器三维路径规划方法专利号:ZL202210957889.7.

[24] 第一发明人一种具有减摇功能的无人艇收放装置专利号:ZL202210957887.8.

[25] 第一发明人一种适用于低线束3D激光雷达的动态障碍物去除方法专利号:ZL202423000100016.8.

出版著作

发表论文

[1] 第一作者. An Anti-Rolling Control Method of Rudder Fin System Based on ADRC Decoupling and DDPG Parameter Adjustment, Ocean Engineering, 2023.(中科院1TOP)

[2] 第一作者. USV Compliant Obstacle Avoidance Based on Dynamic Two Ship Domains, Ocean Engineering, 262, 112257, 2022. (中科院1TOP)

[3] 第一作者. RBF Neural Network Compensation-Based Adaptive Control for Lift-Feedback System of Ship Fin Stabilizers to Improve Anti-Rolling Effect[J]. Ocean Engineering, 2018, 163(1), 307-321. (中科院1TOP)

[4] 第一作者. A Novel Control System of Ship Fin Stabilizer Using Force Sensor to Measure Dynamic Lift[J] IEEE Access, 2018, 6, 60513-60531. (JCR 1)

[5] 第一作者. LQR Pendulation Reduction Control of Ship-Mounted Crane Based on 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2023. (JCR 2)

[6] 第一作者. Rudder/Fin Joint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Improved MPC and Disturbance Observa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2023. (JCR 3)

[7] 第一作者. Research on Swing Reduction Control of Ship Crane Based on Rope Length Change, Arabian Journal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 (JCR 3)

[8] 通讯作者. A Novel T-S Fuzzy Robust Control for Part Transportation of Aircraft Carrier Considering Transportation Time and Stochastic Demand[J].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9, 107096, 2021. (中科院1TOP)

[9] 通讯作者. Design and Analyze a New Measuring Lift Device for Fin Stabilizers Using Stiffness Matrix of Euler-Bernoulli Beam[J]. Plos one, 2017, 12(1), 1-13. (JCR 1)

[10] 通讯作者. Evaluation for Sortie Generation Capacity of the Carrier Aircraft Based on the Variable Structure RBF Neural Network with the Fast Learning Rate[J]. Complexity, 2018, 1-19. (JCR 1)

[11] 通讯作者. Design Fuzzy Input-Based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Vessel Lift-Feedback Fin Stabilizers with Shock and Vibration of Waves[J]. Shock and Vibration, 2017, 1-13. (JCR 3)

[12] 通讯作者. Layout Method for Aircraft on the Flight Deck of Carrier Using No-Fit Polyg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2020, 35(2), 1-10. (JCR 3)

[13] 第一作者.基于欧拉-伯努利刚度矩阵的减摇鳍轴升力检测分析[J]. 船舶力学, 2018, 8, 944-954. (EI检索)

[14] 通讯作者.减摇鳍升力反馈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7, 38(11), 1739-1744. (EI检索)

[15] 通讯作者.基于动态变采样区域RRT的无人车路径规划[J]. 控制与决策, 2023, 38(6): 1721-1729. (EI检索,卓越期刊)

荣誉称号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黑龙江省自动化学会会员、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会员、理工英才青年教师计划、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Asian Journal of ControlOcean Engineering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SCI期刊论文审稿人。